将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学中,是现阶段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方法,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想要成功地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首先自己要积极进取,提升对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挖掘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中的各种经典艺术作品,努力对教学设计进行改进与完善,使美术教育承担起传播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功能,做好启蒙教育,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好基础。
民间艺术是人们在社会劳动和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文化现象,在人群中流行,服务于人的生活。如戏曲,不同地域有自己的地方戏曲。民间艺术有很强的地域性、传承性和民族性的特点。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民族杂居,民俗文化极为丰富且绚丽多彩,表现在民间艺术上有剪纸、年画、刺绣、木雕、泥塑、皮影戏等形式,它们都是艺术生活的产物,小学美术教材中对民间艺术有着丰富的体现。如表现民间戏曲的“唱大戏”,表现民间艺术的“皮影”,表现陶瓷艺术的“小泥人”,表现剪纸艺术的“剪纸动物”等。
“唱大戏”让学生了解京剧是我国传统艺术,脸谱是京剧中非常有特色的舞台化妆艺术,根据剧中人物的性格、容貌、身份等特征,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以不同的色彩和图形描绘脸部,来表现或忠或奸、或善或恶、或美或丑的人物形象。“皮影”让学生了解皮影的造型及表演特点,民间艺术的趣味性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欲,对皮影艺术的继承和发扬也有帮助。“小泥人”让学生欣赏古代、现代各地区泥塑的造型,挖掘并欣赏民间艺人的造型能力、审美趣味和创造能力,同时增加对我们国家民间艺术的了解。在“剪纸动物”中,教师带领学生针对动物的形体特征来进行剪纸活动,同时教师应当将我国的剪纸艺术介绍给学生,把那些栩栩如生的剪纸造型展示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赞叹不已。
民俗工艺是产生于大众生活的一种民间艺术。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表现在工艺方面主要有编织、雕刻、刺绣、蜡艺等。民俗艺术品本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而创作的具有某种功能的物品,后来加入更多审美元素,便成了后来的艺术品。民俗艺术品不同于普通艺术品,“民俗”二字有更丰富的内涵,彰显着民间艺人的劳动与智慧。民俗艺术品兼具欣赏性和实用性,题材非常丰富,从中可以看出民间大众的生活需要、审美需要和心理需要。有的艺术品造型饱满而且粗犷,有的色彩鲜明而且浓郁,有的还能给人求吉纳祥、祈福进财的精神安慰,民俗工艺品技艺之精湛总是令人赞叹、臣服。小学美术教材里有多处介绍到民俗工艺,教师一定要带着学生好好去欣赏,有“花手帕”“民间玩具”“快乐陶吧”等。
在教学“花手帕”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手帕发展的图片,带学生了解我国染缬工艺的特点和历史。手帕染缬是一种在手帕上描绘图案和色彩的印染方式,染缬技艺在唐代发展到高峰,极具艺术特色。古代的印染方法都是由民间艺人发明的,他们创造出神奇多变的图样,色彩方面追求鲜艳明快,图案方面追求简洁质朴,艺术魅力令人叫绝。“花手帕”的教学让学生从民间艺术中得到美的熏陶,收获美的营养,学习色彩变化带来的不同韵味,更培养了学生对民俗工艺的热爱。
“民间玩具”让学生看到中国民间玩具的流传历史久远,分布地区广阔,包含各种不同的材质、造型和功能。民间玩具还会在不同地域间交流而发生演变,有互相借鉴和传承的现象,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民间智慧和民间文化。通过对民间玩具的认识,学生领略到其独有的艺术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中国传统绘画,也叫水墨画或国画,是由水和墨调配成不同深浅的墨色所画出的画,是绘画的一种形式。水墨画是国画的起源,只有水与墨、黑与白,用黑、白、灰调画出不同的浓淡层次,别有一番韵味。工笔花鸟画是进阶的水墨画,色彩更缤纷一些。美术教材中的“水墨动物”通过墨色的深浅搭配,对动物进行造型,让学生感受黑白调色的艺术情趣,引导学生爱上国画。让学生通过欣赏名画,感受中国特有的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水墨画的魅力。在教学“水墨风景”一课时,教师可给学生展示更多国画作品,如《百骏图》《潇湘图》《富春山居图》《千里江山图》等,赏析古代画家如何用笔墨做语言,抒情达意。教师还应给学生讲解我国山水画的成就和著名画家,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传统绘画,在自然与艺术的丰富多彩中陶冶情操,感悟中国山水画作品,认识山水画的意境美,了解国画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人文遗产简单地讲就是古人遗留下来的建筑物、建筑群,具有突出的历史考古和审美价值,一般包含文物、古建筑群和文化遗址等。如苏州园林、乡村的各种古建筑等,它们记录着过去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和价值理念。世界各地均有属于当地民族的人文遗产,无不蕴藏着那个民族的文化基因、价值观念、精神特质等因素,人文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保护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美术教材里也有这方面的体现。通过“家乡古建筑”的学习,学生对古建筑有了全新的认识,了解古建筑的由来、过去的功能、现在的价值、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等。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家乡人文遗产的情感链接和对家乡的热爱。通过“秦陵兵马俑”了解秦兵马俑产生的历史背景,了解文物的概念和一些考古知识,明白文物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提高对文物的保护意识,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观念,从而培养对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