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找的

非遗文明点亮多彩假日!姑苏1971仓坊迎来第一批研学团
非遗文明点亮多彩假日!姑苏1971仓坊迎来第一批研学团

新闻中心

- -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非遗文明点亮多彩假日!姑苏1971仓坊迎来第一批研学团
2024-02-21 02:54:16行业资讯

  新民晚报讯 (记者 唐闻宜)年味是每一代人儿时的回忆,也传承了一代又一代的风俗和价值观。昨天上午,阳澄湖(消泾)世界手作村里迎来了这个春节假日的首个亲子研学团近20组家庭,他们来到姑苏新晋“网红打卡地”—1971仓坊,一同参加体会特征非遗年味年俗主题研学活动,用非遗文明点亮多彩假日,喜度新春佳节。

  打年糕,又叫搡年糕。这一风俗在江苏区域由来已久,每到阴历年末,乡村都有打年糕、吃年糕的习气,每家每户会用糯米磨成粉打成年糕,作为新年走亲串户的礼物,涵义亲朋好友年年登高。研学团一行体会了这个传统的老年俗,在糕点师傅的带领下,家长们手持棒槌,在面团上用力捶打,直至糯米团变得黏软、细腻,不一会儿,清甜的糯米香味便充满在空气中,孩子们有样学样,铆足了劲将面团重复搓弄,振奋之情溢于言表。

  蓝印花布又称“药斑布”,源于唐宋、盛于明清,从江南来源后撒播至全国,距今已近千年前史。2006年,“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名录。走进姑苏蓝印花布艺术馆,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元新为咱们介绍了蓝印花布的前史渊源、工艺特征和传承维护,孩子和家长们被馆内保藏创造的千百件蓝印花布艺术作品深深招引,纷繁赞赏蓝印花布的精巧纹饰。在吴教师现场演示下,每个家庭都摩拳擦掌,亲手制造了一块归于本身个人的蓝印花布,切身感触了蓝印花布制造技艺。“从刚出生时襁褓用的‘喜鹊登梅’纹样到成婚生子时‘凤戏牡丹’或‘麒麟送子’的被面,再到送老一辈的‘松鹤延年’,曩昔蓝印花布陪同了一代代人的生长。”吴元新和记者说,蓝印花布既是大众的日子实用品,又内在传统的民间风俗,记录了大众对美好日子的神往和祝愿。

  在深化体会传统非遗活动的一同,研学团一行还打卡观赏了稻米“土圆屯”,姚绣、鬻缂坊、澄泥工作室,手艺艺术家部落,老物件馆和湖边书房等特征非遗和文旅项目,一同体会了手艺包馄饨等活动。“今日,咱们见到了许多别致的东西,这儿很好玩,既感触到了非遗文明,又学到了年俗常识,这次研学旅游,让咱们收获颇丰。”一位小孩子深有感触地说。

  据了解,今年春节,阳澄湖(消泾)世界手作村整合联动阳澄湖大闸蟹馆、1971仓坊、江抗办事处原址、消泾喜溪民宿等场馆设备,提早预热、精心策划,推出了舞龙扮演、年画展、集福签、手作体会、看望革新基地等10多项主题体会活动,招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观赏旅游,假日六天已累计招待量达2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