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业是实体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精确指出现代物流是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重要支撑,在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促进形成较为强大国内市场、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发挥着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2023年,随着国内经济在波动中逐步恢复,稳定因素有所累积,物流运行环境持续改善,行业整体恢复向好。市场需求规模恢复加快,高端制造、线上消费等新动能领域回升明显。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352.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增速比2022年全年提高1.8个百分点。
从构成看,全年工业品物流总额312.6万亿元,同比增长4.6%;农产品物流总额5.3万亿元,同比增长4.1%,保持良好发展形态趋势;全年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13.0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
从结构看,主要环节物流费用比率均会降低,运输费用与GDP比率7.8%,保管费用与GDP比率4.8%,管理费用与GDP比率1.8%,比上年各下降0.1个百分点。全年各环节物流运行效率全面改善,仓储保管等静态环节占比稳步下降,资金流、物流向动态环节转移,物流要素流动趋于活跃。
公司是“公路港”模式的开创者,拥有全国顶级规模的公路港基础设施网络,获得国家部委和各级政府的广泛认可,在国家推进物流枢纽布局与建设规划中承担重要角色。公司是推进新兴技术与物流产业深层次地融合的领先实践者,多年来坚持以“持续帮企业供应链物流降本增效”为使命,聚焦产业端,依托于全国化的基础设施网络资源优势与场景优势,为生产制造商、贸易流通商提供高效的平台化物流服务。
发展阶段:公司生产的基本的产品——功能化学品,处于石油化学工业和油脂化工生产链的末端,相关这类的产品所在行业技术更新较快,近年来通过持续不断的产品创新逐步向新能源等新兴行业进军。
周期特点:相对于总量千万吨级的大宗化学品生产规模,功能化学品多采用精细化生产,产品技术属性强、差异化程度高,这使得行业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比较小。除此之外,功能化学品的研发和应用服务门槛使企业有更大的差异化竞争机会:功能化学品对客户来说,对产品影响大、服务要求高、转换成本高、采购金额占比低,因而价格和毛利率相对稳定。
行业地位: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功能化学和新材料科技公司。纺织化学品产能和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全球第二,是纺织印染助剂国家标准领衔制订者、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建筑设计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浙江省科技小巨人企业;纤维化学品的DTY油剂是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行业标准起草单位、产销量全球第一;合成橡胶业务旗下稀土顺丁橡胶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镍系顺丁橡胶市场占有率全国前三,是国内技术实力最强的顺丁橡胶生产企业之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聚酯树脂市场占有率全国前三,是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涂料业务是浙江省“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 ;功能聚合物和产业用纺织品相关这类的产品市场地位随着下游蒸蒸日上也不断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内涵式发展的策略,以公路港为中心,着力提升精益运营能力,挖掘平台资源价值,因地制宜融合区域产业链,升级数字技术,推动产业集群与平台物流集群的协同发展,打造服务生产生活物资高效流转的智能物流服务平台。主体业务与服务如下:
公路港是区域物流发展的重要载体。以服务物流高效流通为目标,结合区域产业特征,落地标准化的功能中心,为货主企业、物流公司、卡车司机等提供一站式综合性智慧园区服务;挖掘区域产业链物流需求,发挥公路港物流服务资源优势,推出数字工具,促进产业集群与公路港的融合发展;依托场景资源,发展车后、新能源等增值服务,丰富公路港生态集群。同时,大力升级应用数字技术,沉淀公路港人车货场数据与标准化运营管理能力,以精益运营增强港的综合竞争实力,服务区域产业发展。
聚焦区域产业集群特色,以公路港内仓储、运力资源为基础,开展供应链物流服务,与公路港形成资源与业务互动,助力公路港更好服务区域产业集群。重点突破新能源、化工、快消、科技细分行业,为大型制造与流通公司可以提供涵盖仓储服务、整车与零担运输服务、金融服务的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聚焦中小客群的弹性用仓需求,依托公路港丰富的仓储资源,发展共享仓,为客户提供标准化统仓共配解决方案。
为货主公司可以提供运力派单、运输管理、路径可视、运费支付、电子回单、票据结算等全链路物流服务的数字化运输服务,链接车后、金融、保险等产品,实现货主企业物流的在线可视、数字智能,帮助货主公司实现物流的数字化升级,结构性降低物流成本。基于平台内的物流应用场景和沉淀的数据,联动外部资源,以平台化方式为制造企业、商贸企业、物流公司提供保理、支付、融资租赁、保险等产品,助力物流各环节打通。
化学业务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以“成为全世界领先的功能化学和新材料科技公司”为战略愿景,通过技术驱动和“竹林式”发展模式,推动“发展模式、增长动能、运营方式”三大转变,积极构建“业务一流、管理一流、队伍一流”。形成了以纺织化学品为代表的功能化学品和以合成橡胶为代表的新材料两大业务体系。
公司功能化学品包括纺织印染助剂、纤维化学品、产业用纺织品化学品、功能聚合物、涂料等。
纺织印染助剂大多数都用在纺织印染企业,可改善纺织印染品质,提高纺织品附加值。公司生产的纺织印染助剂产品达上千种,拥有业内领先的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覆盖印染加工全工艺流程。同时纺化业务加快海外业务整合步伐,以荷兰、泰国两大生产基地为核心,构建双循环的全球化业务布局,构建营销网络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公司慢慢地增加绿色、低碳技术开发,为客户提供低碳环保的系统解决方案,是行业内最早通过国际Oeko-Tex Standard 100纺织品生态认证的公司,并通过欧盟GOTS有机棉认证、ECO-Passport认证、蓝标认证、绿叶标签认证等。
纤维化学品用于纤维生产、加工各环节,赋予纤维各类功能特性,使其满足后道的加工和使用。公司目前生产的纤维化学品包括各类民用/工业前纺油剂、短纤油剂,涤纶/锦纶DTY油剂,织针油剂、高温链条油剂等。
公司在纺织行业具有多年的技术积累,并且将对纺织行业的理解延展到滤材、箱包家居、医疗轨交等多种下游领域。目前已形成产业用纺织品相关这类的产品,下游能进入医疗卫生、包装滤材和汽车等领域;在医疗卫生方面,可以为医用防护服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功能聚合物通过功能聚合物涂层产品的突破,进入皮革箱包、家居、户外等领域,并不断拓宽应用到广告、植绒等场景;尤其是功能聚合物的水性聚氨酯产品在目前“油改水”的大趋势下应用领域持续拓宽,从纺织场景的应用逐步拓展到PVC贴合、鞋材、汽车等领域。
涂料产品用于涂装物体,使物体表明产生涂膜,从而起到保护、装饰、标志及其他特殊作用(如电绝缘、防污、减阻、隔热、耐辐射等)。企业具有建筑外墙漆、内墙乳胶漆、地坪漆、工业漆等系列产品。
合成橡胶基本的产品是顺丁橡胶,这中间还包括稀土顺丁橡胶和镍系顺丁橡胶,产品应用于轮胎、胶鞋、胶板、医疗制品、橡胶球、模压件等诸多领域。其中,稀土顺丁橡胶具有高弹性且具备能够很好地耐受动态应力的特性,在极低的温度下也能保持优异性能,是电动汽车轮胎的理想原料以及高性能轮胎和节能轮胎的优选胶种。公司稀土顺丁橡胶打破国际垄断,并在国内首创镍系顺丁橡胶和稀土顺丁橡胶柔性连续制备工艺,目前已拥有15万吨稀土及镍系顺丁橡胶灵活切换生产的柔性产线万吨在建稀土顺丁橡胶产线年投产)。公司与全球轮胎行业前20大中绝大多数公司保持紧密合作,产品质量得到普遍认可,稀土顺丁橡胶国内市场占有率超70%,镍系顺丁橡胶市场占有率全国前三。目前公司合成橡胶业务子公司——浙江传化合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开展分拆境内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事宜。
聚酯树脂是粉末涂料的主要关键原材料,主要使用在于家电、建材、户外设施、管道工业、汽车、热敏材料、金属家具、仪器仪表等领域。近年来聚酯树脂抓住“漆改粉”大趋势,针对行业发展痛点不断拓宽产品线,已经联合头部企业攻关,在业内首次实现PCI 7级低温固化高光平面涂层。
公司化学业务通过与客户的零距离接触掌握市场动态,紧密跟踪客户的真实需求和行业痛点构建应用场景,不断的提高自身市场洞察和产品研究开发能力,通过构建系统解决方案增强客户粘性。同时,面对逐步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和经济带来的不确定性,公司不断的提高供应链能力、研发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客户满意度,进一步增强竞争力。
公司首创“公路港”平台模式,经过20余年的发展,“公路港”已从单个物流基础设施向网络化、数智化的生态型平台转变,形成服务“物流公司、货车司机、商贸企业、制造企业”的城市新型物流生态圈,汇聚地区“车流、人流、物流、商流”,以集约化、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逐渐重构地区物流生态。截止目前已建成全国顶级规模的公路港基础设施网络,成为服务区域经济的重要载体。
(2)平台模式沉淀海量物流资源,已具备融入产业链开展一体化供应链的服务能力
公司深刻洞察制造企业与物流公司的痛点,依托全国化布局的公路港网络及各类物流运力资源,推出数字化运输、云仓等产品服务,以平台化方式链接并服务制造企业与物流公司。通过为制造企业客户定制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以及对平台数字化的不断投入,赋能平台物流公司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提升服务水平。目前在新能源、化工、快消、科技等行业,已形成一体化物流供应链综合服务能力。
公司围绕物流新技术及行业产品升级的需要,开展供应链物流信息化、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6大科技成果门类的创新和研发,建立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和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传化智能物流工业网络站点平台”升级为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公司入选国家发改委两业深层次地融合创新发展典型案例,入选国家商务部首批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物流业务获得国家授权专利43件,其中国家发明专利30件,外观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6件,获得软件著作权115件。专利技术、软件产品已全面应用于智慧园区、数字运输、自动化仓储等多个方面。
公司以产品领先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高效的全球化运营能力、柔性高效的主动型供应链能力、创新型的数字化管理能力,构筑化学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围绕客户的真实需求持续创新,不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并提炼共性技术模块,在巩固优势领域投入的基础上不断加快同源技术辐射,支撑新场景探索;以多维度联动为基础,打造客户联合实验室、功能新材料产学研创新平台、技术模块平台等高能级平台,2023年公司“浙江省传化高端专用化学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浙江省传化稀土顺丁橡胶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被认定为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聚焦关键技术、行业重大问题及发展的新趋势,围绕“低碳”、“高性能”、“价值客户”等推进重点研发及卡脖子技术攻坚,不断构筑技术壁垒和技术新优势。
公司营销网络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基于市场规模及全球供应链区域化重构趋势,聚焦海外核心战场,一直在优化布局;研发融合全球智慧,强化技术全球投送,已建有以杭州为中心辐射上海、广东、嘉兴、荷兰、德国、泰国、新加坡、土耳其、印度、孟加拉等的全球研发体系,持续赋能前线,始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及时、高效的服务。
公司拥有敏捷、柔性的智能制造体系,制造基地、物流仓储中心遍布全球,并以核心合成基地为基础,结合外部环境变化及客户的真实需求,不断调整布局贴近客户的生产基地和物流仓储中心;拥有业内领先的自动化生产能力,并高效协同拉通业务场景,不断深化智能制造应用;围绕以客户价值创造为中心,推动业务管理动能转化和模式创新,以核心能力的专业化及模块化为基础构建端到端的数字化供应链体系,实现对前线需求的敏捷响应,满足全球5000余家客户“小批量、多批次、间隙式”的产品制造需求。
公司统一“数字化赋能业务成功”理念,适配多元化业务、竹林式模式,逐渐完备CRM“1+N”营销管理模式,加强客户体验;搭建研发管理协同平台,知识库管理一直在优化提升;搭建供应链交付协同平台,成本快速传导不断深化;不断推进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深化和提质扩面,持续推动公司治理规范化、体系化、流程化。
公司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35.7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1亿元,基本每股盈利0.21元/股。
资产经营方面,公司持续推进公路港全国化布局,以港仓联动、引货入港强化业务协同发展,经营质量稳步提升,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23亿元,毛利率74.50%,公路港入驻企业达到8,558家,出租率86.4%,全年车流量达到5,749.8万车次,同比增长17%。
园区数字化和标准化建设方面,快速推进公路港数实融合,完成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线上化,实现资产管理全链路活动全面在线化,升级物业管理数字化水平,人均管理面积同比提升23.9%;对标公募REITs发行标准,积极地推进园区标准化审视和建设,持续夯实公路港标准化运营基础。
资源经营方面,持续推进公路港生态场景深耕。结合港内丰富的物流资源,提升区域特色产业的集、分、储、运、配能力,围绕港内专线建设,持续提升线路覆盖率和履约交付能力,专线%;积极地推进“光、储、充”一体化建设,首批自建光伏、充电桩项目取得较好预期,稳步推进第二批商丘、西安、漳州等 3港光伏项目,南昌、长沙、成都北、宜宾等4港充电桩项目建设。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全国累计布局公路港73个,其中在建及筹建9个,投入运营64个,已获取土地权证面积1,358.95万平方米,经营面积达567.78万平方米。全年实现平台营业额615亿元,纳税16.96亿元。
2023年,供应链物流服务强化港业联动,引货入港。通过横向拓展客户,纵向渗透市场,提升大客户销售能力与项目交付运营能力,重点突破新能源与高科技行业,向行业产业链全链条服务深度迈进。聚焦区域特色产业,在郑州、成都、杭州、长沙、淄博五港落地共享仓产品,满足中小客群弹性用仓需求。聚焦业务提质增效,主动优化客户结构,业务毛利率实现7.61%,较去年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
截止报告期末,供应链物流服务累计运营仓储面积41万平方米,其中公路港内仓23万平方米。累计在运营客户215家,其中KA客户占比21%。
2023年,网络货运业务以提升运营质量和优化业务结构为主要经营策略,通过运力池模型优化、货物在途监控、港网信息联动等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能力,重点突破铝、钢铁等重点行业客户,依托公路港属地与区域的精耕细作,融易运产品增势强劲,实现交易额60亿元,规模占比达30%以上。金融服务业务有序调整结构,强化风控管理,在新监管政策之下,谋划业务破局点,深化各港与保险业务协同性;支付及融租业务围绕监管合规要求,有序调整业务结构,强化项目管理。
截止报告期末,网络货运业务实现交易额215.41亿元,运单量523.24万单,累计运营车辆156万辆。
报告期内,面对国内外严峻的外部形势,公司化学业务单元在经营突破、科技驱动、空间布局、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安全环保等方面持续提升,实现稳步发展。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化学业务围绕差异化发展,积极调整产品结构,纺织化学品、合成橡胶业务积极发挥行业头部的影响力,强化铁三角作战模式,加强大类产品竞争力,逆势而上保障基本盘稳定;纤维化学品、功能聚合物业务整合同源技术、营销、区域等全链条资源,以产品补强和解决方案为抓手,快速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在细分市场快速上量,稳步提升市场占有率;聚酯树脂、涂料业务探索新渠道,以差异化策略调优产品和客户结构,精耕核心区域;围绕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把握行情走势,推进成本传导,积极推动经营质量提升,着力提升盈利能力。
化学业务围绕技术创新的战略引领,打造明星系列新产品,纺织化学品无氟抗芯吸剂打破国际技术垄断,匀染剂的应用性能达到了国际水平,稀土顺丁与国际巨头形成对标能力;加速新产品的扩面提量,纺织化学品分散增稠剂、环保树脂等系列新产品持续上量,推进10余项低碳解决方案实现绿色纤维、低温等连续发货,稀土橡胶销量突破;链接高端科技资源,联合浙大科创中心共建新材料创新平台,依托高校科研优势开展合成、机理结构等方面研究,创新跨界合作模式落地UPM、高士等合作项目;夯实模块化技术平台,材料平台聚焦共性材料强化主线技术的辐射能力,应用平台深入探索机理的本质因素,分析平台深化“应用场景表征、小分子物质、高分子材料”分析,工艺平台聚焦新装备和节能降耗、绿色化等工艺改进。
报告期内,公司下属子公司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浙江省科技小巨人企业、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浙江省企业研究院等称号。
化学业务深耕细作中国市场,强化资源配置,以贴近客户、贴近市场、贴近资源和合规的化工园区为地域考量原则,布局新一轮战略周期国内生产基地。已完成在华南、华东地区新的发展基地布局,其中浙江平湖独山港基地、乍浦基地一期、杭州大江东基地三期正式投产运营,其余基地正有序推进实质性建设。
化学业务着眼国际,大力拓展海外业务,坚持“本土、本色、本业”的发展原则,围绕海外渠道优化与升级、打造全球品牌、构建安全敏捷的海外供应链体系、谋划全球一体化的技术体系等,聚焦核心区域,优势业务率先破局,优化欧洲布局,并快速推进东南亚、中东、拉美等区域的生产基地布局。通过对意大利、巴西本地公司的资源整合,逐步加强海外本地化能力建设。
化学业务全面铺开智能制造工程,以“科技+”“数字+”驱动柔性生产,强化智能制造应用,落地数字交付平台,全力推广SAP扩面、SRM升级、安全网络等项目;在亚运期间,多方资源高效协作,实现交付效率提升。
化学业务进一步夯实基础管理,建立完整管理体系,深化风控与安全体系,强化组织保障和运行监督管理,修订发布《传化化学HSE督查管理制度》,强化岗位应急,通过管理基本功课题形式开展岗位应急能力建设;深化双碳管理,从源头减排,推进环保降本增效;护航亚运保障,24小时现场值勤巡逻与应急支援。
当前我国市场规模优势依然明显,物流行业潜力较大。随着政策逐步落地见效,企业投资意愿稳中趋增,对市场预期基本向好,物流运行延续企稳向好的发展形态趋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格局,物流公司创新发展、降本增效内驱力持续增强。
1)服务升级态势明显,产业融合进程加速。随着产业体系的调整,为保持市场竞争力,传统货物运输企业正在加快从运输服务商向全程物流服务商,再向供应链服务商转型。据调查显示,重点物流公司供应链合同订单数量同比增长24%,一体化物流业务收入增长近30%,供应链物流管理、一体化等综合类物流业务占比稳步提升,拥有非常良好增长潜力。
2)数字化转型加速,赋能供应链体系建设。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将孤立的制造业企业和物流供应链企业连接起来,形成相互连通、高效协同的生产服务网络。探索应用大数据模型、智能算法分析等数字化手段,基于企业内部管理、面向客户服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全流程物流监控调度,助力效率提升、服务优化。
3)绿色低碳发展迅速,ESG体系成为物流新标配。随着绿色物流政策逐渐清晰和细化,国家层面通过推进绿色包装,运输结构调整,推进智能硬件设备应用、新能源汽车的广泛应用来促进物流行业的绿色化转型。在行业政策和客户的真实需求的双重影响下,物流公司正在积极探索ESG(环境、社会及治理)的具体实践。包括零碳智慧园区建设,新能源、清洁能源装备应用,优化运输调度,开展共同配送等。
面对行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与机遇,公司将继续以追求高水平发展为第一原则,全面聚焦以公路港为中心的战略优势点,做深做透资产经营,做精做强产品经营,以数字技术赋能公路港提质增效,全方面推进内涵式发展。全年主要经营举措如下:
全面盘点公路港模块化经营模式、管理体系与业务流程,实施分类分级策略,带动发展能力提升。持续做强优质运力资源集聚的公路港,提高公路港在区域市场的竞争力,挖掘区域特色产业机会点,推动产业集群与物流集群的融合发展,从而带动公路港在区域产业的服务升级。优化招商渠道,开展全网联动营销,优化客户结构,确保高质量客户续签率。运用数字化工具,提升人均运行管理效率。
结合公路港区域产业特色,落地行业解决方案。四川、贵州、湖南区域的公路港,重点突破酒水行业,华东、华中区域公路港,重点突破新能源汽车行业,长三角区域公路港,拓展汽车产业链客户,做强成都、郑州、长沙、淄博、杭州、宁波六港共享仓业务。开发港内整车+零担运力资源,主攻公路港周边头部货主运输业务,增强港的货源吸附能力,实施整合营销,提升业务协同价值产出,开展业务成本精细化管理,优化供应商资源管理体系建设,提升业务毛利率。
依托全国化布局的公路港资源优势,网络货运业务聚焦铝、钢铁、煤炭、化工等行业,制定差异化营销打法策略,发展行业标杆客户,提升目标行业占有率;动态响应客户的真实需求,持续挖掘新的业务价值增长点,丰富增值产品,提升客户粘性。新能源业务以屋顶光伏为切入,全面启动光伏、充电桩项目的复制落地。
以业务为核心,强化数字化建设,提升业务运营效能;完善会员体系,实现对客户分层和全生命周期运营;推进触达、营销和CRM打通,升级营销中心;构建“前端、服务端、IOT”工程基础技术体系,开展服务端模块化、服务化体系治理,提升研发效能,降低维护成本;围绕安全技术、合规体系、运营体系、管理体系四个方面,建立全方位的信息安全壁垒,强化信息安全意识和主动防御能力,确保无重大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依托浙大科创传化创新研究院、传化未来研究中心,开展前沿课题研究。
从供给侧看,过去几年全国物流仓储基础设施投资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10年间保持了5.7%的复合增长,随着新建仓储设施陆续投入市场,造成市场供给过剩加剧;从需求侧看,经济提高速度放缓、市场需求疲软,其中全国高标仓前三季度空置率持续攀升、价格持续降低,整体物流市场承租压力持续。短期内供需结构的不匹配造成仓储资产的市场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公司平台模式是通过整合物流资源,面向制造业提供标准化服务与产品。但在服务过程中仍存在既要面向不一样的行业、不同规模制造企业的物流服务标准,又要实现用户个性化需求的现实问题,也是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升级过程中迫切地需要解决的问题。公司通过一直在优化客户结构、聚焦优势行业,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和对行业痛点的理解,但同时也需要积累的过程,以及各行业标准化进程的推进。
化学业务所属精细化工行业属于石化产业链中业,下游应用广泛,是涉及衣、食、住、行每个方面的“国民产业”,满足消费需求的精细化工品需求持续不断的增加,从世界经济发展形态趋势来看,美国、欧盟和日本的精细化率已达到70%以上,而我国的精细化率总体在50%左右,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双碳”的大环境下,落后产能清退加速供给侧调整,公司作为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优势显现,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同时,公司致力于和客户一同成长,提供给客户具有竞争优势和量身定制的绿色低碳化学解决方案,不断的提高客户粘性。
在全球供应链区域化重构的趋势下,公司聚焦海外核心市场,一直在优化全球化布局;同时,基于现有优势产品和持续的科学技术创新探索孵化,不断打造全球领先的进口替代产品。
面对2024年持续严峻的挑战,公司化学业务以一二三曲线” 工程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全球一流的业务群,全面落地竹林式发展战略。
推动产品结构优化,聚焦大类产品和战略产品突破,持续扩大市场占有率;深化客户结构调整,重点突破行业大客户,坚决淘汰高风险客户;持续巩固传统优势区域市场,强化本地作战能力建设突破外围区域市场,提升交付稳健度和市场地位;持续发挥下游多场景的应用优势,积极拓展产品新应用领域。坚定推进逆势中比行业速度更快、质量更高的增长。
聚焦行业需求,开展原创性、突破性、颠覆性的创新,加强前瞻性研究,并以资本赋能强化技术要素采购;按照三层次推进科技资源整合,打造行业创新平台,集聚创新主体,构建创新生态。
不断夯实技术体系,坚持卡脖子技术攻坚,深挖优势领域下的发展的潜在能力;持续聚焦重点产品线开展“效率、质量、安全”课题攻关,工艺平台聚焦新型装备和工艺技术搭建高能级工艺工程技术平台,质量及分析平台深化构效关系、过程表征等研究提高质量模块管理上的水准,夯实制造技术基础;强化科学技术资源整合能力和科研高地的构建,推进国家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省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深化院校联合创新机制,构建技术发展新格局。
伴随当下政治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公司进一步加快国际化步伐,围绕“提升欧洲区经营质量、提高亚非区市场占有率、探索非洲区布局突破”的发展目标,明确产品及研发战略、空间布局等核心规划。构建本土化能力体系,复制总部营销与市场、技术与服务、供应链与数字化等能力组合,优化海外经营流程,提升经营效率。加快全球化资源整合,纺化、纤化、聚酯、涂料、橡胶等业务加大推动海外市场突破,同时进一步整合资源、整体布局、稳步推进非洲市场的拓展策略。
落实PMI项目管理系统,强化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过程管控。落地制造系统管理平台,实现多基地上的数字化管理,构建制造分析模型,打造制造中心决策平台。加强数字底座建设,深化SAP、LIMS、API等信息化系统联合应用。深化已建基地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加强数据的分析及应用能力,不断的提高智造水准。
强化机制牵引,升级经营风险四级管控:通过CRM升级,对客户进行分层管理,调整授信及发货额度,做到事前有预判。通过数字化工具,及时掌握客户发货及经营情况,做到事中有跟踪。对逾期应收款进行重点催缴,加大疑难应收款法诉力度,做到事后有措施。
坚守安全环保底限,构筑可持续发展基础,推进TCPS卓越运营持续扩面,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从根本上管控风险;通过杜邦卓越运营体系和标准化体系建设,强化项目过程管控;落实新/扩建项目的过程管控,持续推进双碳行动,实现节能减排降碳。
安全环保风险。整个化工产业链中,有部分企业过去在安全环保方面存在差距,同时在“双碳”政策的持续发力下,面临着被淘汰和关停的风险,这会对公司的供应链安全和应收账款产生一定的风险。
全球经济稳步的增长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地区冲突和地理政治学焦灼的事态持续,全球通胀仍处于高位,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动能不足,国内经济恢复和产业链转型仍处于关键阶段,这会对公司的经营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超充联盟”来了!华为携手11家车企,充电桩迎来大利好!业绩向好的概念股名单来袭
已有104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16.46亿股,占流通A股59.17%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4.23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觉得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的人可加强关注。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